姍姍來遲的四月份讀書心得。
三月時剛踏入春天,四月已經繁忙了起來。這個月有連假,但也因此花了不少時間在其他的娛樂上。今年的四月吵吵鬧鬧,恰巧碰到三月底的臉書個資不當利用的事件,想起書單中恰巧有一本書是在分析為何科技四巨頭 (Amazon、Apple、Facebook 與 Google) 會成為獨大的四巨頭,因此便將《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Google》這本書放入本月的書單(也是唯一一本)中了。
人類的本性使他們成功 ──《The Four: The Hidden DNA of Amazon, Apple, Facebook, and Google 》

作者 Scott Galloway 認為這四間公司之所以可以成為各個領域的領頭羊(以下將簡稱為四巨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滿足了人類的本能。包括生存 (日常需求與生存知識)、求偶、愛與需求。
該書第一個介紹的公司是 Amazon,他簡略的說了 Amazon 的歷史,以及 Amazon 是如何改變美國的零售業。人類以前要透過狩獵、採集來獲得食物生存下去;但是 Amazon 把這個過程縮短為一鍵達成,滿足了人類的生存需求,一旦人們對 Amazon 有了依賴性,Amazon 就能夠壯大。另外 Galloway也認為Amazon是一間很會說故事的公司。
第二間介紹的公司則是 Apple。Galloway 並不喜歡 Apple,在這本書中對 Apple 的批判相當的多,而且相當得直白好懂 (ass**** 之類的)。而他也指出,Apple 之所以會成為四巨頭之一,是因為他同時滿足了人類的兩項本能需求:感到接近神明與對性的需求。一開始我覺得相當奇怪,因為人並不會因為手拿 iPhone 就比較吸引人;之後看到書中作者有一個相當傳神的比喻:鳥類的羽毛(*1)。雄鳥的羽毛之所以有鮮豔的顏色,是為了求偶,讓自己的基因可以傳承下去;如果是在追求他人時,以彰顯自己的獨特的話,確實是形容得相當貼切。另外有一點讓人覺得有點共鳴的是,Galloway 把 Apple 歸類在奢侈品中,而不是單純的科技公司;做為一個菜鳥工程師,我其實相當贊同這點的。
第三間介紹的公司是 Facebook。Galloway簡單的點出關係、關聯(Relationship)這件事會讓人感到愉悅,Happiness is Love。而這些關係可以透過 Facebook 去達成。但是 Facebook 一直有一個問題,就是他認為他自己是一個平台 (platform),而不是一間媒體公司(media),所以他並不用對於不當的資料利用負責。另外,Facebook 也將使用者的資料用於投放廣告時的分析與參考。不論哪一項都是令人詬病的。另外,這本書其實也提到了這次 Facebook 的醜聞主角, Cambridge Analytica。我認為各種企業都有一定的社會責任要負,Facebook 將自己推為 platform 的這件事,我覺得相當不負責任。
第四間公司則是和現今的生活分不開的 Google。Galloway 認為 Google 可以壯大,主要是因為人類為了生存下去會需要知識,而一旦有了問題,問了 Google 就可以有客觀的答案。同時我們也會因此對他有份信任,而這份信任就會讓 Google 宛如新世代的神一樣。
Galloway 在後面的幾個章節分析了科技公司的特色,並提出一個新的演算法來判斷哪一個企業有機會成為第五隻領頭羊;該演算法被稱為 T Algorithm。該演算法中有八個特色需要符合;一旦八個特色都符合了,該公司就有極大的機會成為第五隻領頭羊。另外,他也將檯面上可能成為第五隻領頭羊的公司分析了一遍,約略指出那些公司的不足之處。
相對於其他類的書籍,我一向需要加倍的時間才有辦法理解商業類的書籍,所以也比較少閱讀。不過這是一本對我來說,具備了嶄新的觀點的一本書,也相當有趣,十分推薦。
*1: Luxury is the market equivalent of feathers on a bird.〈Chapter 3 Ap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