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與客戶再次緊密 ──《Subscribed: Why the Subscription Model Will Be Your Company’s Future — and What to…

“Ownership is dead. Access is the new imperative” ── Tien Tzuo, THE END OF OWNERSHIP

「訂閱制」大概是這段時間最常接觸到的 Business Model 了,許多新興服務都採用這種新的 Business Model,像是 Medium、Spotify、Microsoft 等。前一陣子台灣的某個媒體也開始實施了國外媒體使用的訂閱制,這讓我有點吃驚,有種訂閱制突然成為主流的感覺;此外我個人認為如果訂閱制可以讓媒體第四權恢復它的功能的話,這會是一個好方法,問題只有使用這個方式的媒體到底值不值得使用者付費閱讀而已。因為突然發覺訂閱制的無所不在,所以我想找看看訂閱制的相關資訊,就找到了這本《Subscribed: Why the Subscription Model Will Be Your Company’s Future — and What to Do About It》。這本書的作者 Tien Tzuo (左軒霆) 本身是 Zuora 這間公司的創辦人,而這間公司就是以協助企業提供客戶訂閱服務為主要業務之一的公司,因此這本書幾乎提供了業界的第一手資訊。這本書主要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這個新興商業模式,以及訂閱制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第二部分則是在探討如何將這個商業模式帶入讀者的公司。

在 Introduction 中,Tzuo 首先定義了將客戶 (customers) 轉換成訂閱戶 (subscribers) 以賺取未來重複的收入的經濟為 Subscription Economy,也就是這本書的主題。這是一種新型態,以服務為主的商業模式。這個章節有一提到一個我覺的讓我印象深刻的觀點,Tzuo 指出:「competitors can steal your product features, but they can’t steal the insights you gain from an active, loyal subscriber base」利用服務和別的兢爭公司做出差別性,這原先應該只是部份特定的行業會需要做到的事,但是在轉型為訂閱型的服務之後,其他種類的行業,像是製造業,收集到的客戶數據反而可以成為擴展事業的利器;甚至是利用數據分析後提供客製的服務,這些都是轉型前做不到,競爭者也沒辦法模仿的。我認為這就是軟實力的一種。

第一部分先從前一段時間的經濟變化開始切入主題,指出目前仍相當活躍的長壽製造公司都轉用 Subscription 的 Business Model,再進而從零售業開始舉例,針對媒體、交通、新聞、科技、製造等提出相對應的轉型例子。其中,更利用了 Adobe 的例子介紹了 The Fish Model。最開始時有一個令人玩味的部分,是書中有提到迪士尼除了在自己的公園之外,並沒有辦法了解自己的客戶,同時也指出對迪士尼來說,這個現狀是必須要盡快改變的。在這本書出版後的隔年,也就是今年四月,迪士尼就宣布了他的 Disney+ 影音平台,正式踏入了 Subscription Economy;這剛好是一個現正上映的好例子。

第二部分則是解釋一間公司中各個單位該如何做出改變,來適應新的 Subscription Economy。這個部分先提出了說明,說為什麼做出改變沒有那麼容易,之後再依照 Innovation (創新,但我認為這個部分應該是指研發單位)、營運、銷售、財務與 IT 去提出各個部門在轉型時會碰到的問題、例子,以及如何解決。其中,在 Marketing 的章節中,Tzuo 有提出一個觀點:「I think everyone would agree that brands are still very important, but today you communicate your brand through experience, not ads」。我自己在選用一些服務的時候,我都會先找說如果我不要繼續使用該項服務了,我應該怎麼取消才好。之前就曾經碰過取消很像在刁難人的公司,自此之後該公司的所有產品都不再出現在我的考慮名單中,因為那件事讓我對該品牌的經驗 (Experience) 很糟,每每看到,腦袋裡首先連結出來的感受就相當不好。好取消的服務才是好服務。在 Finance 的章節中,Tzuo 與他的 CFO ── Tyler Sloat ──有提出一個 Subscribe Business Model 所使用的,新的財務計算方式。這種財務的計算方式可以將 Subscription Economy 的收入比較確實得顯示出來,我覺得是許多提供服務的工作都可以參考的;因為那些會重複回來的客人也算是那些工作的 Subscriber,就像是在第四章所提到的 Uber 一樣。

這本書提供了相當大量的例子,除了可以了解 Subscription Economy 的運作與實用之外,也可以擴大自己的眼界,了解不同公司如何將自己的產品透過 Subscription Economy 來提高價值,用服務來建立與客戶之間的關係。以我這種沒有經濟學底子的人來說,這本書並不會不好理解,應該算是一本有趣而不深澀的商業書。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