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 關於我想透過 The Economist 的網頁訂閱卻失敗的經驗談

https://subscribenow.economist.com/

先寫在前面,最後我並沒有透過網頁來訂閱 The Economist 的數位板,而是透過 Google Play 的 Subscription 來訂閱的喔。

以下正文。

前一陣子因為種種原因而做了「好!來訂 The Economist 吧!」的決定。

大學的時候本來就曾經訂過這個雜誌,當時我對這個雜誌的評價就很不錯,除了議題的涵蓋範圍夠廣之外,它用的英文詞彙也算精緻。不過當時因為認為自己比較需要加強的是資工相關的英文,所以就沒有續訂了。隨著時間過去,我想了解的東西漸漸地從單純工作技能所需的內容擴展到更多的領域,在希望同時也能精進英文的期望下,我想起了這本雜誌應該可以符合我這次的需求。

當我上官網確認說現在 The Economist 是否還是要透過國內的雜誌社去訂閱時,我發現了現在 The Economist 有提供訂閱服務

我在決定是否要使用訂閱服務的條件其實很單純,就是:

  1. 價格合理
  2. 隨時可以取消

只要符合這兩個條件的訂閱服務我就很容易跳進去,所以看到 The Econimist 的訂閱服務符合了這兩個條件了之後,我就去註冊帳號了。帳號註冊完了之後,我再到它的訂閱頁面去選擇了一年的方案,結果在這裡碰到了一個小問題:就算我把資訊與住址填完了之後,可以讓我填信用卡資訊的欄位一直沒有出現。所以當時我沒有辦法透過網頁去訂閱他的服務。

這個時候,我的工程師性格又跑出來了。我想說這個應該是他們的網頁有 bug,畢竟它可是把訂閱費換算成台幣在打廣告了,所以就…就手賤的去點了它網站上的 Chat,原本只是想說反映一下這個 bug,結果卻幫自己解鎖了一個新的經驗。

我本來以為 Chat 後面應該是一個 Auto Reply 的 Bot,所以我就把沒有辦法訂閱、網站的 bug 及複驗辦法提供在 Chat 中,結果居然有一位服務專員來回覆我(以下將會簡稱 C)。

C 首先是提供給我一個新的鏈結,希望我試試看是否可以透過該鏈結來訂閱,不過在該鏈結的頁面也有同一個 bug,所以 C 就問我是否能夠打到 The Economist 的服務處直接訂閱。我當然說不行了,一來是我真的只有想要回報 bug 啊,二來是我的手機門號應該是沒有包國際電話的,我不想為了這件事再多出電話費,所以我就直接告知 C 那會是國際電話,所以我不打算打這通電話。

結果在 C 跟我要完電話之後不到五分鐘,她就從倫敦打來了。

之後我們一樣嘗試著透過電話來做訂閱,但是途中就碰到了不少問題。首先是地址,因為拼音跟口語的關係,地址的傳達並沒有成功,是透過寄 support email 才成功讓 C 取得地址。再來是刷卡這件事必須要提供信用卡資訊,雖然她說不會紀錄,但是我還是怕怕的。不過最後不知道什麼原因,刷卡還是刷不過,所以就作罷了。隔了幾天之後,我看網站依然沒有修好,就改用 Google Play 的 Subscription 來訂閱了。

雖然最後的目的並不是用預期的方式達成的,不過這次的經驗倒是讓我體會到了使用文字交談在某些場合中的重要性;此外,偶爾一次的英語口說練習也還是滿好玩的,算是一次還不錯的經驗。

廣告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