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去考了駕照。
我會說只是考了駕照而不是學了開車,是因為在這次經驗之後,我發現有駕照與會開車其實是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最開始一來是想說會開車在有需求的時候會比較有自由度,二來就是在我的人生許願清單上,有一些項目想要達成的前提是要會開車。再加上一些局勢啊、生活上的變化,我就去報名駕訓班了。不過在上完而且考完這張駕照之後,我覺得學開車並沒有我想像中的單純。
這篇文章會記錄一些我在學開車的過程中的心得而不是詳細過程,因為這只是我的經驗,也許會因為駕訓班的不同、或是時間上的法規不同而和別人有出入,所以僅供參考喔。
選擇駕訓班及選擇車種
我選擇駕訓班的方式比較單純,就是離家近、網路上看比較沒有負評,而且下班之後容易到就可以了。至於手排自排的話,則是因為我覺得手排聽起來好像比較厲害雖然現在臺灣的汽車絕大多數都是自排車,而且未來電動車都是自排車,但是手排車的歷史比較久,所以應該可以學比較多汽車的知識,就選了手排車。
關於健檢
在去駕訓班報名前,我糾結了很久到底要直接去報名還是要先去體檢,因為我怕我的健檢沒過,畢竟我有一顆眼球的轉動是有點問題的,在糾結好一陣子之後,我還是先去健檢再去駕訓班報名了。
不過這個問題其實是多想的,等到駕訓班了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在報名駕訓班的前後都可以去做健檢。如果你先去報名駕訓班的話,駕訓班會提供你一張健檢的單子;那張單子在有提供健檢的地方也拿得到。至於照片的部分則是健檢需要兩張,其他代辦需要四張,一共六張。
健檢當天只花了約半小時,檢查的項目依照順序有身高、體重、血壓、色盲測試、雙眼視力、雙耳聽力、視野測試、夜視測試、聽診與四肢活動(看看你蹲不蹲得下去)。其中比較少見的應該是視野測試與夜視測試。
視野測試是透過一個視野測試儀,上面有一個約 200 度(?)左右的扇形金屬盤,金屬盤的弧有條軌道,在軌道裡有幾顆金屬球。當你把鼻子靠到圓心時,護士會隨機搖動金屬球,讓你指出哪邊有東西在動。
夜視測試則是使用一個像是測試視力的儀器,當眼睛靠到鏡片上時,會看到儀器內有一個位置有一個像是跑馬燈一樣不停地輪替的 C 字區,此外整個視野偏暗。這個測試就是在 C 字輪替的時候報出它的開口方向,途中會突然亮燈,這個時候一樣要繼續報它的開口方向直到護士喊停。
健檢完成的當下就可以拿回那張健檢單,之後就可以將它繳回駕訓班了。
關於學科
想要拿到駕照,你需要通過交通知識的筆試(85 分)、通過場考(70 分)、及通過路考(70 分)。筆試是學科,而後面兩者是術科。學科的部分我想分成我覺得應該做的,以及應付考試的部分。
課本其實有你需要的所有知識
駕訓班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有發給我一本課本,叫做《汽車駕駛人筆試講義》。這本課本包含了學科考試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涵蓋了標誌、標線、法規基本知識、汽車基本知識(包含要怎麼操作汽車)與道德相關的內容。取得駕照和擅長開車是不同的事,所以我建議將這本課本讀熟,對開車會是大加分。
為了考試,做就對了
當然,有的時候考試要考高分是需要技巧的,尤其是這種可以透過勤寫模擬題來拉高自己的分數的考試。這次我先將課本的內容,透過卡片盒筆記法寫成永久筆記,標誌、標線的內容則另外做成 Anki 的卡片,然後就直接下載筆試用的 App 做模擬題。如果有錯,就確認一下正確的答案及我自己的筆記。在考前做完之後,就只複習這些錯的題目。
關於第一次坐上駕駛座
當我第一次坐上駕駛座了之後,我開始後悔在上課前沒有先學一次汽車的基本構造(我以為駕訓班會教),導致我第一天坐上車之後整個鴨子聽雷,完全看不懂儀表板上的內容、不會分檔位、不會踩離合器跟完全不會發動車了。這些內容其實課本裡都有,但是當時我才剛剛拿到那本書,根本不知道它可以讓我跟教練都輕鬆很多,我看他教到快爆炸了。
另外在上過第一次課了之後,我對於開車這件事有了出乎意料的新認知 — 原來開車是一門體力活。我知道這聽起來很蠢,但是我真的是在第一天坐上車、學踩離合器、手握方向盤了之後才發現了這件事。也許是因為第一次坐在駕駛座、全身相當緊繃,也有可能是欠操,我當天回家後全身腰酸背痛,尤其是腿與手臂痠的厲害。課程開始的前幾天,我幾乎就是回到家洗好澡,簡單吃完東西就進入夢鄉了。雖然這些酸痛有隨著課程的進展而遞減,但是它還是提醒了天真的我身體強健的重要性。
關於術科
首先,術科的測試評分標準的網站在這裡。所以基本上每天晚上到駕訓班報到就是在分成練習場內及道駕。這個部分其實其實很看人,有的同學道駕很強,但是場內頻頻壓線;有的道駕時被教練一直罵,但是場內卻相當完美。在訓練的過程中,我有一些關於自己與駕車的想法。
果決很重要及防禦性駕駛的重要性
其實我一直是一個決定權不完全在我、或是不確定我的決定是否是比較好的情況下,就很難下決定的人。但是開車是不能夠這樣的,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已經沒有時間讓你決定最佳解了,在事情發生之後,就要趕快做決定,之後再做出相對應的應變。這對我來說倒是一件好事,能夠讓我學著更果決一點。
另外我在做道路駕駛的時候,其實常常碰到沒有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年齡有大有小、車子也有大有小,尤其我還碰到一個騎腳踏車闖紅燈的高中生,那真的非常危險。防禦性駕駛其實也是在保護自己,我真的不喜歡因為別人的錯而在心上留下陰影。
關於考試當天
筆試
考試的當天,我們一早就到駕訓班集合,再由駕訓班統一載到監理所參加筆試。筆試是上機考,透過題庫隨機出題,有提供需要外語或是需要透過聽題來作答的人耳機。
當天先在考試教室外排隊,等輪到了之後,把身份証提供給考官以供設定與查驗。作答完之後,點交卷的按鈕並確認兩次(系統要求的)之後,就正式交卷了。當下就會看到自己的成績,我當天算是蠻幸運的,抽到的題目都算是簡單。
考完之後駕訓班再統一將我們載回,準備考場內。
場考
被點到名了之後,我就帶著我已經簽名的體檢表與考核表一起到考試報到,這個部分我想各個駕訓班可能會有不同的做法。很緊張的時候記得要深呼吸,我到目前為止覺得最有效的撫平緊張的方式。記得上車前檢查要大聲的說出來,上車的檢查也要記得唸,兩段式開門也不能忘,然後不要忘記左右擺頭的部分,接下來就和平時練習的一樣。做完 S 型之後,考官會上車,然後再把剩下的題目做完就可以了。70 分通過,通過之後,就可以帶著體檢表跟剩下那張考核表去準備路考了。
路考
在等待的時候,我其實很緊張,因為看到有一些人是由考官送回來的,代表他們在路上應該就被淘汰掉了。準備上車前,一樣要記得把該唸的東西大聲唸出來。路線和之前練習的一樣,唯一的差別是這次考官不會提醒你。我在這次考試碰到一個很可愛的情境,當我出發時,路上與路旁超多大車,我的教練是教我說,碰到這種情況就減速、請考官指示,但當我跟考官請教指示時,考官回我:「教練怎麼教就怎麼做。」我就默默地打方向燈變換車道了。最後我雖然考過了,不過在下車前,我看到我的分數其實只有 72,差一點就不及格,也只能直呼好險了。
關於結業
路考考完合格之後,駕訓班就跟我收 300 元的駕照規費。等隔週駕訓班通知了之後,我就去領我亮晶晶的新駕照了。
如果有人在現在問我,拿到駕照了,應該會開車了吧?我想,我會有點猶豫,因為場考的內容我不太會應用。場考的時候,場內有著各式各樣的提示,教練也覺得這個是一個 Sense,只要有 Sense 就知道要怎麼做;但是我這種人是需要知道原理才有辦法依樣畫葫蘆,所以到了路上了之後,我反而不知道應該要怎麼做。另外及格分數也因為沒那麼嚴謹,所以就算有一兩項沒有做好也不一定會被淘汰。
不過,我覺得開車其實也是熟能生巧,現在我已經有一張入門券了,我想,接下來我應該會先租車來慢慢開、慢慢練習、降低我的三寶率,讓自己成為一位對開車相當熟練的人;然後在未來,讓自己能夠開著車開心地完成我的人生許願清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