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絕大多數的時候,當我在面對一些會讓我感到異常緊張的情況 – 像是站在大眾前演講或是做一個報告 – 我總是覺得聽到一個聲音靜靜地、毛毛地向我低語,說我一定會失敗、這件事不可能會成功等等。說實話,這件事讓我超級困擾的。所以當我一看到這本由 Ethan Kross 所著的《Chatter》的廣告時,我就入手這本書了。
這本書主要是在講人類大腦的預設機制 – 帶語音的思考,也就是在你腦袋裡的低語。包含解釋這個機制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個機制,這個機制在不適當的時機發作時(這個時候它就被稱為 Chatter)輕則小失誤、重則直接毀掉一個人的不良影響,以及我們應該要如何透過製造「距離感」來應付 Chatter ,哪一些行為有機會讓 Chatter 不要出現,和我們的這個腦內夥伴,會怎麼樣的影響我們的健康,不論是往好的或是壞的方向。在這本書的最後一個章節,Kross 更提供了一整組的 – 他稱之為「工具盒」– 方法,總結了這本書提到的自我調整方式來讓 Chatter 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這本書的內容就像一直提醒我幾年前一個不太愉快的經驗。當時我在工作上碰到了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沒有辦法掌控完成工作的方式及所有的東西都要被再調整讓我不太有信心,現在仔細想想,也許不只是當時的情境導致我有信心崩盤的情況,我的 Chatter 也許也推了我自己一把。當時為了要讓我自己可以從那樣充滿挫折的泥淖中爬出來,我除了找同領域、相當厲害到高手們,以客觀的角度來協助我,確認我的工作能力是否受到了不正當的評價之外,我也透過一些方式慢慢地取回我可以自己做決定的權力。前者確認了我的能力沒有問題,後者、也就是取回的控制權、讓我的信心愈來愈恢復,最終,我克服了那個壓力。
事實上,Kross 在這本書中,就有提到找到正確的人給予建議可以讓你有效的控制你的 Chatter,因為那些人對於這件事有「距離感」,進而能協助你以客觀的方式面對事情;另外也提到有許多的研究指出,透過整理環境來取得「控制權」也可以有效的降低 Chatter 對人的影響,因為人們可以感覺透過這個行為來感覺到他們能夠處理好接下來的事情;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世界球王 Nadel 與他的開球前小動作。我之前雖然沒看過這本書,但是我在當時做出了一個救了自己的決定,所以現在看到這些內容時,我覺得有點開心。另外這本書也有說在看到會讓人發出「Awe」的景像也是一個可以創造距離感的方式。這讓我想到之前讀的《Welcome to the Universe》這本書,依稀記得其中曾經提到「將視野拉到宇宙的層級的話,所有的問題看起來都那麼的渺小」,我覺得這就和這個「Awe」的本質是一樣的。
整體來說,我覺得這本書並沒有甚麼很困難的英文單字;以對腦科學不熟的讀者角度來看,這本書也沒有什麼很困難理解的內容內容。只是雖然書中內容都有附論文出處,但是這本電子書的設計並沒有讓人可以直接在文內透過連結找到相關文獻;如果想要找相關的文獻,還是需要翻到最後面來一一確認,我覺得這個部分設計的有點可惜,有點不直覺。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對於自己有一點懷疑的人,因為這本書的內容也許能協助這些人控制自己的 Chatter,讓他們能夠用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協助自己爬出生活的泥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