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 讓腦內的小惡魔成為你的大助力 – 讀《Chatter》

在絕大多數的時候,當我在面對一些會讓我感到異常緊張的情況 – 像是站在大眾前演講或是做一個報告 – 我總是覺得聽到一個聲音靜靜地、毛毛地向我低語,說我一定會失敗、這件事不可能會成功等等。說實話,這件事讓我超級困擾的。所以當我一看到這本由 Ethan Kross 所著的《Chatter》的廣告時,我就入手這本書了。

繼續閱讀
廣告

Book | 既然是高敏,那就對自己更好一點 – 讀《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We have a different kind of power, talent, and courage.”

Elaine N. Aron, Ph. D.

我早上剛起床時,非常、非常討厭聽到較大的聲響。只要電視、或是戶外有過大的聲音,就會讓我覺得毛毛躁躁。最開始被指出這個問題時,我覺得是我自己修養不好,而且總是調整不過來;直到前一陣子,有人聽完這件事後告訴我,這個也許是高敏感的反應。去做完分辨是否為高敏感族群的問卷後,我才開始對「高敏感族群」這個名詞感到興趣。知道了症狀才能對症下藥,所以我這次讀了這本由 Elaine N. Aron 所著的《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

繼續閱讀

習慣成就你是誰 — 讀《Atomic Habits》

“Your habits shape your identity, and your identity shapes your habits” — James Clear

前一陣子看到網路書店年末公布的銷售排行榜。平時上榜的書常常是心靈勵志類的書籍,不過我注意到了《原子習慣》這本書明明不是心靈勵志類型的書,卻年年榜上有名。本來我對這本書興趣缺缺,不過被連續霸榜這件事勾起我的好奇心,也因此讓這本書直接插隊到我的書單上了。

繼續閱讀

想合作愉快?請順著毛摸 — 讀《Surrounded By Idiots》

“You help other people understand you by create a secure arena for communication — on their terms” — Thomas Erikson

辛辣的標題常常能輕而易舉地抓住讀者的眼球,例如說這本由 Thomas Erikson 所著的《Surrounded By Idiots》,就是用這個我覺得堪稱「過分」的書名來吸引我的注意力。一開始看到這本書時,我只覺得這位 Erikson 好像有點太指高氣昂了,評價他人這件事誰都會做,但是這麼露骨地將人貶低,實在是讓我欣賞不起來;不過只看標題就將書本推開也不是我的風格,在讀了試閱之後,才發現這本書的標題其實是下的恰到好處、我誤會大了:這本書在講的主題其實是如何和與自己個性不同的人相處,只要能了解其他個性,並針對不同的個性調整相處的方式,就可以讓溝通變得比較順利。

繼續閱讀

良好的說服技巧讓你事事如意 — 讀《Thank You for Arguing》

“Persuasion isn’t about me. It’s about the beliefs and expectations of my audience” — Jay Heinrichs

和他人溝通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能力。在一天八小時面對螢幕的生活度過至少三年的我,前一陣子突然發現自己的表達能力變差了。明明是一件相當簡單就可以溝通完成的事,總需要來來回回多次才能夠把事情處理完。在突然發現這些溝通問題好像多是自己言不及意之後,為了補救這個讓我相當難過的不足,我又向書籍尋求協助了;在搜尋中,我找到了這本由 Jay Heinrichs 所著的《Thank You for Arguing》。這本書主要是在教讀者如何「說服」別人,雖然跟我最開始找書的需求不盡相同,但是在我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覺得我找到了一本相當值得閱讀的書。Jay Heinrichs 是一位「說服」專家,依照他在這本書中的描述,經理、記者、丈夫、父親的身份讓他隨時都能夠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修辭來說服他人;也因為如此,他相當了解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應該用甚麼樣的方式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本書除了最開始的 Introduction 與最後的 Appendices 之外,一共分為四個部分:OFFENSE、DEFENSE、ADVANCED OFFENSE 與 ADVANCED AGREEMENT。 繼續閱讀

在易分心的現代保持專注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生活一旦忙碌起來,總覺得時間走得相當的快速。最近好不容易有時間整理讀書心得,一看才發現上次整理已經是去年十一月的事了;希望可以有機會把這段期間沒有紀錄的心得慢慢地補齊。

前一段時間,在工作需要相當的專注力的時候,常常碰到突然間殺來的問題,把清晰的思緒攪得比工業廢水還要汙濁。想翻白眼又臉薄皮到不好意思翻,只好自己想辦法適應。不過, Life finds a way (誤),在 Google 找辦法讓自己能在被打斷後能夠盡快進入狀況時,找到了這本前一陣子很紅的書。 繼續閱讀

2018/8 閱讀心得

今年的 8 月又熱又濕。七、八月享受了不擁擠的上下班通勤,接下來九月又是新的開始了。出社會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如果包括實習的話則是滿兩年了。最近一直在思考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總有一種好像陷入舒適圈的感覺。這個月報名了多益考試與日語檢定,前者是為了清楚自己的實力現在在哪,後者則是想將其作為學習的里程碑而報名的。這個月挑的書都是以「語言學習」為主,一本是以語言學習方法為主的《Fluent Forever: How to Learn Any Language Fast and Never Forget It》,另一本則是寫作語文書卻讀作哲理書的《一輩子一定要上一堂拉丁語課》。 繼續閱讀

2018/6、2018/7 閱讀心得

這兩個月工作的強度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讓我備感壓力。但是經驗就是這樣磨練出來的,沒有體會過就沒有辦法成為經驗。也是透過這兩個月的工作經驗,讓我發現了其實身體的強度已經不如以往了,要慢慢把身體的強度找回來才行。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兩個月幾乎都只有 「閱讀」而沒有 「反思」,所以六月份的閱讀心得就偷懶,併到這個月了。

這兩個月閱讀的書籍比較偏向輕鬆與單純跟風所選的書籍,並沒有什麼統一性,《Four Seasons in Rome》就是屬於輕鬆閱讀的類型;而《Factfulness》這本書就是屬於單純的跟風所選的書,不過事後我也相當慶幸這次選了這本書。 繼續閱讀